新闻中心 /News
沿着总足迹访民生丨许家冲:端好端稳生态饭碗
沿着总足迹访民生丨许家冲:端好端稳生态饭碗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地处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左岸,是“三峡茶谷”、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关键节点,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区域面积6.87平方公里,人口599户1449人,其中坝库区移民1260人,下设5个网格,村“两委”班子6人,后备干部3人。
2018年4月,习总来到许家冲考察,站在观景平台俯瞰村容村貌,考察镇污水处理厂、三峡移民搬迁及安稳致富的照片展示牌、便民洗衣池、便民服务室、电子商务服务站等5个地方。对该村基层党建、生态环保、移民生活、产业发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许家冲用三峡渔鼓调谱曲的“党员公约”予以点赞。
5年来,许家冲坚决贯彻落实习总重要指示,切实把总的殷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动力和发展优势,幸福生活蒸蒸日上。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人均纯收入28480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37.5%、126.7%、63.7%、82.6%,移民就业率超过98%。该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8个国家级荣誉。
许家冲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关键节点,有着“坝头库首第一村”的美誉,全村俯临长江,景色秀美,区域面积6.87平方公里,人口599户1449人,其中坝库区移民占总人口90%。
2018年4月,习总来到许家冲。总站在观景平台俯瞰村容村貌后,走进镇污水处理厂,来到便民洗衣池、便民服务室、电子商务服务站,还观看了三峡移民搬迁及安稳致富照片展。
5年过去了,如今的许家冲,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示范村”等8个国家级“金字招牌”,已初步形成以红色旅游、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三峡文创等为主的绿色新业态。
2023年4月初,三峡移民新村—许家冲迎来了第三任村支书谢蓉:“我们村是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重要任务是保护三峡生态,在保护生态前提下,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
5月中旬,《民生周刊》记者来到许家冲。上任刚一个月的谢蓉带着记者参观了村里村外,这位远近闻名的女“能人”练瑜伽、弹钢琴,还在学英语。
2018年4月,谢蓉就已经是许家冲创业带头人了。她当面向习总汇报了创办刺绣合作社,培训、带动妇女就业的情况。
当时,在村电商服务站,她拿着自己设计的中华鲟布艺挂饰,向总介绍“三峡·艾”刺绣产品。总拿在手上闻了闻说,艾草有驱寒祛湿的功效。
那时,她的手工作坊只有200多平方米。总对艾草产业的关注,让她增强了发展信心。后来,谢蓉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共同推出“阿卡手工”品牌上电商平台销售;现在,艾草项目驶入“快车道”,扩建生产车间1000多平方米,年实现销售额近千万元。
作为“牵花绣”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谢蓉在2012年组建了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带着村里的姐妹们开发出一系列牵花绣挂画、艾草绣花工艺枕、艾草车饰系列、艾草手工挂件等纯手工工艺品。
在村里,谢蓉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5A级景区三峡大坝免票开放参观时,谢蓉就在景区里竖起了第一块“吃移民饭,住移民家,看三峡最美夜景”广告牌。
紧接着,在自家宅基地边上,谢蓉修建了许家冲第一家民宿。2017年国庆节期间,“三峡·艾”民宿开业,一开业,谢蓉就把民宿挂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网民,借助网络的力量,“三峡·艾”成了村里最有名的民宿之一。
“我不会打牌,也不善于应酬,但喜欢折腾。”谈起创业经历,谢蓉把自己比作“探路者”,创业的那些日子磨炼了她,最艰难时,她也曾经闯进老支书办公室,委屈得哇哇大哭。
在“三峡·艾”当民宿主管的谢莲莲,也学到“真经”,她把自家房子改建后,开起“宜佳人”客栈,打工自营两不误。
“我的管理团队已经成熟了,现在我已退出日常管理,主要精力用在村里的发展振兴。”从“绣娘”、民宿老板,到村支书,身份转变,谢蓉迅速把自己的“商业板块”托付给职业经理人,那是一群来自本村或邻村“娘子家”。
“老百姓渴望发展,希望在家门口挣到钱。许家冲是移民村,山区地形,没有多少土地,只能立足于‘三产’。”上任后的谢蓉挨家走访,向村民问计。发展方向和特色,就在走访中形成了,也在走访中统一了村见,更在走访中把村民动员起来了。
就地取材,就地绘景,让家家户户门前披绿见花,在大江边上,打造一个“推窗见花”的精致山村,不仅能让村子更美,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像花儿一样好,就能吸引更多游人!
“点子群众出、方案集体定、材料就地取、用工本地找。”在村头一个敞亮院落,谢蓉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绣球,花大色美,花期较长,这里即将打造成‘绣球花园’,成功后,整个村子将用绣球花来装点。”
这是一个“造景”计划,稀疏的树荫下、林荫道旁、建筑物入口处,庭院一角,都可以种上绣球。按照谢蓉的想法,村里每家每户,也都要装扮起来,形成一家一“景”。她相信,这样一个“特色”山村,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才能让游客有得玩、留得下、有得带。
“坝头库首第一村,三峡茶谷东大门。党员公约是根本,明示党员亮身份……”在许家冲村便民服务室,习总听到当地村民用三峡渔鼓调传唱的“党员公约”后,称赞渔鼓调很悠扬,“党员公约”的内容写得很好,喜闻乐见,朗朗上口。
渔鼓调是三峡宜昌地区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时怀抱渔鼓,边敲边唱。旧时村民居住在长江边,多以捕鱼为生,渔民边劳作边唱打鱼歌:“要得不拆伴,嫁个打鱼汉。要得夫妻长,嫁个打鱼郎。”
“握着总的手,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平时再多的加班、再多的苦都值得!”当天参与诵唱的村民共有5人,其中之一是现任村支部朱崇军,那时是村里的民兵连长,一身戎装的他,站在习总面前,引吭高歌。
因村里没有保洁员,朱崇军自觉担起了这份职责。他在村里工作13年,就冲了10年公共厕所。早晨是卫生员,上班时是服务员,参观的人多时是讲解员。
朱崇军热爱自己的工作:“今天接待了4拨客人,上了一堂党课,接待讲解3个单位,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00元。”
刚开始讲授党课时,朱崇军底气不足,慢慢讲,不断进步。讲移民从“贫穷扯皮”到过上“安稳致富”日子,讲许家冲村垃圾分类,讲“三在”,即党员干部生活在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生活在村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老百姓心中,生动有趣接地气。
他的讲解获得各方认可,被人称为教授。听过朱崇军党课或讲解的参观者,不少都添加了朱崇军微信,在微信交流中,对朱崇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服务热情、讲解幽默,有,有感染力。
习总考察许家冲后,勤劳朴实的许家冲人,热情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学习者。朱崇军记得,“最累的一天”是2019年 6月30日,一天时间里,他接待了全国各地22个党支部,3个讲解员的嗓子都“冒烟”了。
从2018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他总共讲解了220堂党课,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堂党课讲完后,把听课者相关信息录入自己的统计表中,时间、单位、人数、联系人、联系方式,一目了然。
当年习总驻足察看的太平溪污水处理厂有了新变化。2019年,污水处理厂运维工作被三峡集团全面接管,2022年启动整体更新改造。
“5年来,太平溪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了300多万吨的出水,所有出水全部达到了一级A的标准。”据太平溪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卢婷介绍。
施工挡板竖了起来,挖掘机已经进场,紧邻污水处理厂的一处开阔地上,正在紧张施工,这里将建成停车场、“百家宴”餐厅及群众露天舞台,提升许家冲的接待能力与品质。
“6个月后,这些项目将全部建成。按照设计,还包括一个大型沙坑,沙坑周边,小朋友可以荡秋千。”朱崇军透露,“游客在‘百家宴’用餐,欣赏舞台上由村民表演的本地特色戏,村民既当‘服务员’,又是演员,脱下戏服就可去跑堂端菜。”
许家冲是湖北省夷陵地花鼓传承基地,由当地村民自编自演的地花鼓《我送丈夫去打工》和《丈夫打工回来哒》,在宜昌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晚上8点,朱崇军驾驶着自家九座商务车,从村部出发,沿着山路往上行驶,5分钟后,来到村子里的一个观景平台,山上清风阵阵,山下灯火通明,朱崇军向《民生周刊》记者隆重推荐三棵树“微”露营基地。
站在这个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永久船闸、秭归新县城、屈原祠、木鱼岛、西陵长江大桥、黄陵庙、毛公山等著名景点,一览无余。
“你看,那个最亮的就是三峡大坝升降机,这里是最适合观看三峡大坝上下游全景的地方,比三峡大坝景区最高的标志建筑‘坛子岭’还要高4米。”手指远处灯火,朱崇军逐一介绍当地标志性建筑物。
“头枕着三峡大坝,听滔滔长江水,仰望星光闪闪,堰塘里传来壳马子咵(“壳马子”,是当地方言,指的是青蛙;“咵”是叫的意思)。”这是朱崇军的创意,广告词都早已烂熟于心。
三棵树“微”露营基地之所以“微”,一是只有10多顶帐篷;二是为了保护生态,山顶上不能建房子,甚至不能建厕所。
“这个项目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给村里的民宿添一个‘亮点’。”朱崇军说,“习总在我们村说,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想各种办法,带领农民致富。”
摆在村支书谢蓉面前的急迫任务是摸清许家冲村的“家底”,进而思考,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为根本,谋划产业发展,是头等大事。
“这么好的一块地,如果能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助推村民发家致富,该有多好呀!”“三峡风情园”位于许家冲,距三峡坝区观景制高点坛子岭仅600米,距三峡船闸300米,占地180多亩,是个半拉子项目。由于有关方经营不善,土地撂荒多年,村民也惋惜抱怨了多年。
《民生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园区空无一人,村民开荒拓地,种植了不少农作物,杂草在整个园区野蛮生长,与许家冲美丽的村容村貌,磅礴向上的气氛格格不入。
然而,这里曾经是整个村子最繁华的地方,三峡工程开通的第一条公交路线,在园门停靠,一度游客人头攒动,体验三国古战场,观赏婀娜多姿的“国宝”中华鲟。
“三峡旅游这个大蛋糕,注定商机无限,许家冲的发展一定要配套三峡旅游,把撂荒或搁置的土地很好地利用起来,连片的地方,可以尝试开发成高端露营康养项目。”对于再次“唤醒”此块土地的生机,谢蓉充满憧憬。
“总到来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回家创业的信心十足。”2018年6月,“85后”青年望华鑫放弃了原先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带着乡愁和创业热忱返回家乡,担任宜昌双狮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望华鑫自学茶艺、快板等技能,开展《移民新生活》《三峡茶姑娘》等宣讲60余场次,在抖音平台以“茶二代”身份分享亲身经历、弘扬移民精神、传播茶文化。
望华鑫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民”模式,稳定带动社员630户,安置三峡移民就业近百人,季节性就业达4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1000户。
除此之外,她还主动帮助许家冲村民销售各种农副产品,从2020年4月至今,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茶叶100多万元,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近万元。
“奉献、自强、感恩、阳光”,许家冲移民公园4根石柱上,8个大字熠熠生辉,村里宽阔的双向硬化车道、规划一致的民宿小洋楼、极具峡江风情的外墙壁画,房前屋后,枇杷挂满一树,行走在村里,路面洁净,满目绿色。
2018年4月24日,许家冲公共便民洗衣池边,习总和村民们聊变化、话家常,还兴致勃勃拿起棒槌试着捶洗衣服。
“当时,总走到村广场旁的便民洗衣池边,接过洗衣用的棒槌,俯下身试着跟我们一样捶洗衣服。总祝我们日子越过越好。”谈起习总来这里时的场景,许家冲村民仍记忆犹新。
当时给总递棒槌的村民刘正清回忆:“我们当时正在洗衣服,总走过来与我们拉家常,总非常随和,得知大家用无磷洗衣粉和肥皂洗衣服,总很欣慰。大家告诉总,过去是在江边洗衣服,现在村里建了洗衣池,用上自来水,污水也得到集中处理。”
“幸福食堂”正在装修,这里原是村干部食堂。谢蓉上任后,着力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难题。稍作扩建后的食堂,80岁以上老人就餐免费,70岁以上老人象征性拿一点、村里补贴一点,普通村民10元一餐,村务接待也要放在这里。
“过去靠山吃山,这些年环境好了,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谢蓉说,现在村里制定并实施《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文明爱心超市兑换积分管理方案》,鼓励村民将可回收废弃物收集起来,获得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实现垃圾分类、日清日洁,大家都自觉养成了环保好习惯。
2020年,许家冲渔民响应号召纷纷上岸,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许家冲还积极实施林相改造升级工程,增绿补绿,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在“党员公约”基础上,许家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纵深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和“共富合约”,驱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院长李风雷多次去许家冲蹲点研究。2022年初,他与人合作的成果《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责任逻辑—基于“许家冲经验”的分析》一文发表。在这篇研究山村治理的文章里,李风雷认为,许家冲从散沙式社会到和谐乡村共同体,从贫困村到富裕村和生态文明村的进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内容的三峡工程移民精神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移民精神逐渐内化为许家冲的“公共精神”半岛官网。
目前,许家冲已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
据了解,2022年,许家冲经济总收入达到1.2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20万元增至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480元。
这一亮丽的数据表明,在贯彻落实习总有关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过程中,许家冲村坚定不移,以生态保护为本,把生态资源成功转化成了发展资本、发展潜力、发展动力。